- UID
- 33178
- 帖子
- 615
- 主题
- 228
- 精华
- 1
- 性别
- 男
- 在线时间
- 1973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8-1-20
|
[推荐] 著名热泵专家、我国首台弯头流量计发明者于立强
于立强,男,1937年4月13日生,山东龙口人。中共党员。1984年毕业于瑞典皇家工学院暖通系。1956年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系学习。1959年5月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在原哈工土木系基础上成立,因为学习优异被提前抽调出担任建工学院流体力学教学任务。在教学的同时攻读完采暖通风专业的全部课程,并按时获得五年制毕业文凭,1982年考取国家教委出国进修资格,去瑞典皇家工学院暖通系进修。1984年获取皇家工学院授予的工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担任教学、科研工作40年。
先后开论流体力学、流体机械、工业通风、空气调节工程、洁净工程、建筑节能及低品位能源利用、专业英语等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为瑞典皇家工学院培养来华留学的硕士研究生6名,我国研究生6名。
十年动乱期间主设与参与设计系暖、通风、空调、洁净等工程30余项。现任青岛理工大学(原青岛建筑工程学院)环工系教授、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学科带头人,世界致冷学会委员、山东省建筑热能动力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93年开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在国外用英语出版专著一部。共发表论文30余篇,获省、市优秀论文一等奖多篇。
主要科研成就:1、横向风作用下排气设备效率。书中内容填补了我国排气理论的多项空白,用此理论设计的排气设备可节能30-40%。2在我国最早研制适用于各种流体的弯头流量计成功,此项成就可以节省测试流量花费的投资和时间,3建成我国首台建筑节能与开发低品位能源的多用途热泵实验室。利用此实验室培养了多名国内外硕士研究生和撰写了多篇较高水平的论文发表。
目前研究方向:研究开发海水、土壤、太阳能等低品位能源供热和供冷。
————————————————————————————————
于立强,汉族,教授。著名热泵专家。国务院特殊贡献津贴获得者。前世界制冷学会委员。第二届全国暖通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第七届“暖通空调”核心期刊编委。山东省热能动力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其生平事绩为我国十余家名人传现所录用。
1961年毕业于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暖通本科。1984毕业于瑞典皇家工学院暖通系。被授予工学博士学位。1959年—87年在哈建工学院教研工作。1987 年—2002年在青岛理工大学暖通教研室任教。长期担任学科带头人。 在青岛理工大学建成了我国首台多功能热泵实验室。该实验室于1996年被评为部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于2000年获山东省教育厅颁发的高校优秀实验技术一等奖。我国首台弯头流量计发明者。“横向风作用下的排气罩效率”专著英文版在国台出版。先后发表有关排气理论、建筑节能、低品位能源开发利用等论文40余篇。参加国际学术会议10余次,并发表论文。获全国、省、市、院优秀论文一等奖 10 余项。教学工作42年先后开设六门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培养瑞典、哈工大及本字研究生十二名。目前研究方向低品位能源开发与利用(关于海水作为空调冷热源的问题,1996年青岛理工大学(原青岛建筑工程学院)的于立强教授针对青岛东部开发区14万m2建筑的冷热源选择提出了建设海水冷热源大型热泵站的可行性分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