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流—尾迹全三元流动理论是著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吴仲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在美国创立的。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电子计算机得到有效应用后,这一理论被广泛应用于美国的航空燃气轮机设计。西方各大发动机制造公司和国际航空界称之为“吴氏理论”或“吴式方程”;在国际学术界吴仲华被公认为叶轮机械全三元流动(射流—尾迹全三元)理论的奠基人。 水泵由电机等原动机带动泵叶轮旋转,将原动机的机械能转变为被输送流体的动能和压力能。在与叶轮同步旋转的空间坐标系(R、、Z)中,任何空间一点均可由此坐标系确定。任何一点的流速W可表示为该点坐标的函数,这就是全三元流动的基本概念。要求计算图(1)流道中任何空间一点的流速W,这就是全三元流动解法。也就是说通过全三元流动计算,可以得到水泵内任意点的流速。 在航空用离心压气机中,用激光测速技术观察到射流—尾迹现象;在水泵叶轮试验中,发现了同样的现象。在流道出口附近出现了一个低能量流动区,它类似于一个旋涡,称之为尾迹;其主流部分出口流速W可按全三元流动理论作无粘性位流计算得出,这部分称之为射流。尾迹的出现,不但降低了叶轮的水力效率;而且因减少了有效通流面积,也使泵的流量减少。 控制尾迹区成为改进水力效率设计的一个重要目标,以前人们对此是毫无所知。我们通过水泵设计软件《射流—尾迹全三元流动》对水泵叶轮作了多项、重大技术改进设计,根据用户水泵实际运行工况,以完全满足用户实际运行需要为前提;重新设计、铸造加工可互换的高效率全三元叶轮,置换于原设备壳体内。不动设备基础、电机、管路等,施工简单,见效快。在实际运行中节能效果十分明显。这一方法将会在水泵、风机的节能改造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从供水、钢铁、石油、化工等众多用泵大户的反映看,可以说大有用武之地。 |